学科建设

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国际中文教育)

时间:2023-04-18   浏览:10

一、本学科的基本发展历史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原对外汉语)于2006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同年承担来华留学生教学任务,2012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教职员工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专兼职硕士生导师7人,行业导师7人。2013年我校获批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单位,2022年被安徽省委统战部遴选为华文教育基地,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列为专业硕士学位建设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优势与特色

(一)学科积淀较为深厚,国际中文教育建设十余年来,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坚持扎根地方,依托丰厚的徽州文化资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教学、微格教学和留学生汉语教学“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多位教师在韩国等国高校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徽文化研究特色更加凸显,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转化为学术研究优势。本学科注重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目前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省非遗研究基地、中国诗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徽学研究中心黄山学院分中心。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0余项。教师整理出版《戴震全集》等各种专著30余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有关徽文化的教学及科研成果,且相关成果已经实现科研反哺教学,融入了专业教学过程中。

三、学科定位与目标

    学科定位:本学科主要培养掌握汉、英语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汉语国际教育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国内外相关学校及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从事汉语教学,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汉语言文化交流传播相关工作的地方性应用型人才。

学科建设目标:力争建成办学方向明晰、体量规模适当、师资结构合理的一级学科。初步形成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历史文化建设的学科特色,以此为依托,若干重点学科方向逐步打造区域内人才高地。

四、社会服务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推广国学经典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公共必修课程《国学与人生》,坚持举办国学活动月活动。开展“国学进小学”系列活动,荣获了安徽省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助推国学经典进企事业,五年间提供国学培训30余次,为地方单位提供国学讲授10人次。

(二)推动地方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其一,挖掘地方名人文化资源,助力徽州乡贤凝聚了地方文化建设的共识;其二,加大地方语言资源保护,获批7个国家语委项目,推进了地方语言资源的深度开发应用;其三,创新传统文化资源利用,发挥智库作用,参与三口镇、西溪南、马山镇、许村镇等村镇的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三)拓宽保护渠道,助力非遗传承

致力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先后开展了马山目连戏、徽州傩戏、祁门红茶技艺、绩溪童子功等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在传承和保护中,引入现代科技,拓宽保护渠道,既留住了记忆与乡愁,又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五、学科研究方向与特色、优势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论

研究目的语环境和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学生在掌握第二语言教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上,通过留学生课堂教学实践和校内外微格教学实践,形成国际汉语教育教学技能。产出了一批在省内颇具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案例。如“一对一辅导”教学案例等。目前该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年均达20以上,2018年以来每年都有5名以上同学通过国家汉办选拔,赴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

(二)汉语基础及其应用

研究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以李铁范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专著《现代汉语方式词的功能与认知研究》获省社科一等奖。徽州方言研究团队依托徽州方言资源调查与共享平台为科研平台,长期致力于徽州方言资源的调查与保护研究,先后获国家语委语保工程项目7项,总经费达52万元。方向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6部。

(三)中华文化与传播

研究中华文化及其传播规律、徽州非遗和徽州社会史等。在徽州文书整理、徽州社会史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项目5项。主要成果有马勇虎主持完成的徽州布商账簿研究,冯剑辉主持完成的徽州宗族文献研究,吴兆民等编纂的《中国徽州文书》(已出版20卷),马勇虎主持的《黄山学院藏徽州契约文书整理》(第一期10卷,即出),戴元枝主编的《清至民国徽州杂字文献集刊》(全八册400多万字)等。